第八十七章 痴情的孤女(6)(2/2)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章

妃这个由头以后能够时时进宫,拜见新皇。但怎么她一下子就没了呢?

    冷阅看着温阮这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赶紧派自己下的金吾卫去调查事情真相。要是这蔡流莺真的是主动和大皇子殉情,他还不会有什么顾忌。怕就怕这次大皇子府走水事件,并不单纯,是有人故意想要谋害自己的仁君的威名。

    金吾卫一出,万事可平。原来这次大皇子府走水一案,完全是大皇子联合府里的钉子,一个普通的花匠自导自演的。本来他只是想烧死新大皇子妃,没想到新大皇子妃有几分猛力从自己的院子里逃脱了出来去找他麻烦。最后,两人在偏院不知怎么厮打起来,最后倒地的油灯引燃了地窖暗处存放的火油,两人瞬间葬身火海。

    百姓们看着城墙上新贴出的布告,感慨万千,他们也不知道该不该同情蔡流莺了。说她可怜吧,她如果不贪图富贵是完全不会丢掉生命的。说她可恨吧,可她也只是为了虚荣,并没有做出伤天害理之事,更何况还为此付出了不菲的代价。不过,百姓们关于冷读的意见都是一致的。死得好。想当初,孝宗皇帝在的时候,这大皇子为了博得宠爱,强抢了多少无辜少女和金银珠宝进宫孝敬鱼选和老皇帝。他这一死,当初那些受到迫害的少女多少也有点安慰了。

    月国852年,九月九日,正是思乡望远的重阳佳节,温阮被新皇册封为了皇后,享万民祭拜。

    据《月国千古贤后录》记载:

    “仁懿皇后从小孤苦,生于鄙世,有胆有识,在与大皇子一系权利的角逐,全力帮助仁宗皇帝成就大业,曾于微时救被奸人陷害的仁宗皇帝死里逃生。在位正宫之后,虽大富大贵而不娇,始终不忘民间劳苦,不改勤俭本色,不变平民心态,时常用自己的言行规劝、影响仁宗皇帝。她惩奸佞亳不软,扶良善鞠躬尽瘁,保忠臣智灵活,助皇上能屈能伸,革陋习坚决果敢,倡新风大马金刀。且恭俭仁厚,谦让自抑,不喜笑谑,事上谨慎柔顺,处下矜惜慈爱。她主理后宫,不曾干预朝政,使仁宗皇帝无后顾之忧,专心国事,才出现了月国海晏河清的时代。仁懿皇后一生谦德可风,与仁宗皇帝的婚姻美满幸福,对后世影响极大,此后命妇民妇皆以其为楷模,争相仿效。她是月国史家公认的一代贤后。史称仁懿皇后。”

    据《月国千古帝王录》记载:

    “大臣耿齐孤耿傲直,对仁懿皇后一直轻视不已,认为一小妇人不堪当担国母重任。月国85年,耿齐关于榆阳贪腐案一事认为该大肆严惩,一个贪官都不应放过,与仁宗皇帝在朝廷之上发生争执,耿齐动情处,唾仁宗皇帝面,大骂小儿无知,小贪不治,大贪难惩。仁宗皇帝怒气冲冲,当面拂袖而去。仁懿皇后以修剪花枝做比,赞同了大臣耿介的做法,仁宗皇帝愧,称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并亲自白龙鱼服到耿介府上认错。耿介听闻宫传言,自此对仁懿皇后服服帖帖。后耿介死于潍州途,仁宗皇帝在朝上叹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寡人常保此镜,以防己过今耿齐殂逝,遂亡一镜矣!。”

上一页 返回目录下一章

温馨提示 :长时间看电脑伤眼睛,本站已经开启护目模式,如果您感觉眼睛疲累,请起身眺望一会远方,有助于您的用眼健康.键盘快捷方式已开启,← 键上一页,→ 键下一页,方便您的快速阅读!